在投資市場中,掌握經濟動向是至關重要的。然而,經濟變化往往具有滯後性,等到數據公布時,市場可能已經反映了變化,甚至已經走了一段路程。因此,了解「景氣領先指標」就顯得格外重要。所謂的景氣領先指標,指的是能夠預測未來經濟活動變化的指標,它們通常在景氣循環的轉折點之前出現,能為我們提供提前的預警,讓我們能更早地掌握經濟趨勢,做出更明智的決策。
目錄
- 外銷訂單動向指數
- 實質貨幣總計數M1B
- 股價指數
- 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淨進入率
- 建築物開工樓地板面積
- 實質半導體設備進口值
- 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
- 景氣指標標準化
- 國發會“景氣指標查詢系統”
- 景氣對策信號和三種景氣指標
外銷訂單動向指數
這項指標反映了外國對台灣產品的需求。當外銷訂單增加,意味著未來出口將增加,進而刺激經濟成長。
實質貨幣總計數M1B
反映流通中的貨幣數量。M1B 增加,通常表示企業和個人對未來經濟樂觀,有更多資金投入生產和消費,進而推動經濟成長。
股價指數
反映市場對未來經濟的信心。股價指數上漲,通常表示投資者對未來經濟前景看好,預期企業盈利將增加,進而帶動經濟成長。
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淨進入率
反映企業對未來經濟的信心。當企業預期未來經濟成長,會增加雇用,導致淨進入率上升,進而推動經濟成長。
建築物開工樓地板面積
反映未來對建築需求的預期。當建築物開工面積增加,表示企業和個人對未來經濟有信心,願意投資於房地產,進而推動經濟成長。
實質半導體設備進口值
反映未來製造業的投資意願。當企業預期未來經濟成長,會增加設備投資,導致半導體設備進口值上升,進而推動經濟成長。
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
反映製造業企業對於未來景氣的看法。當企業對未來景氣樂觀,營業氣候測驗點會上升,進而推動經濟成長。
景氣指標標準化
景氣指標標準化是將不同指標進行統一處理,使其具有可比性的重要步驟。由於各項景氣指標的數值大小、單位、循環波動幅度等都不相同,直接進行加權平均會導致結果失真。因此,必須將每一構成項目「標準化」,使其循環波動幅度相一致,才能進行加權平均。標準化的過程主要包含以下步驟: 1. 減去平均數 :將每個指標的數列觀察值減去其平均數,使每個指標的平均值都變為零。 2. 除以平均絕對離差 :將減去平均數後的數列除以其平均絕對離差,使每個指標的循環波動幅度都相同。
經過上述標準化程序後,每一構成項目都將成為平均值100,且具有相同循環波動幅度之時間數列。這使得不同指標之間可以進行有效的比較和加權平均,避免因指標單位或波動幅度差異而導致的誤差。
國發會「景氣指標查詢系統」是什麼
說到掌握景氣動向,其中最讓我眼睛一亮的是國發會的「景氣指標查詢系統」,不僅把複雜的指標數字圖形化,讓人能夠清楚明瞭各項經濟指標的趨勢,對於各項經濟指標也有詳細的說明,各位投資朋友不妨連上去看看囉!
景氣對策信號和三種景氣指標
理解景氣指標,除了文字說明之外,圖表也是重要的輔助工具。以下提供景氣對策信號和三種景氣指標的示意圖,讓您更直觀地掌握台灣經濟的發展趨勢。
景氣指標的種類
- 領先指標
- 同時指標
- 落後指標
景氣領先指標與台幣匯率的關係
景氣領先指標和台幣匯率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係,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:
- 預測經濟走勢
- 作為參考指標
景氣領先指標的結論
通過觀察這些指標的變化,我們可以更早地預判未來經濟走向,並做出更明智的決策。